市场监管总局最新修订的《企业经营范围登记管理规定》明确,2024年起企业超范围经营将面临双倍罚款,最高可处违法所得5倍或50万元罚款。重点整治通过模糊表述、虚构业务等方式规避监管的行为,所有处罚信息将同步至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。
核心政策变化:
- 处罚标准升级:超范围经营违法所得的罚款从1-3倍提高至2-5倍,情节严重者吊销营业执照;
- 动态监管加强:税务、市监、行业主管部门数据联网,自动识别登记范围与实际经营差异;
- 行业特别限制:食品、医疗、金融等许可类项目,超范围经营直接按无证经营查处。
企业需重点防范:
- 经营范围不得使用“等”“相关”等模糊表述(如“技术开发、技术转让等”),必须明确列明具体项目;
- 禁止性行业(如危化品销售、金融业务)不得通过“技术服务”“咨询”等名义变相开展;
- 分支机构经营范围不得超出总公司登记范围,连锁加盟类企业需单独审批。
合规操作指南:
- 规范填写原则:按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》标准填写,生产、销售、服务类业务需严格区分;
- 特殊资质前置:涉及许可项目(如医疗器械、教育培训)需先取得批准文件再登记;
- 定期自查更新:企业业务扩展后,需在30日内办理经营范围变更,逾期将触发预警。
高风险案例警示:
- 某科技公司登记“电子产品销售”,实际从事“区块链技术开发”被罚20万元;
- 餐饮企业超范围经营“预包装食品销售”,因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被吊销执照。
我司提供经营范围合规审查+变更代理服务,协助企业规避模糊表述风险,快速完成资质审批衔接。如需行业准入政策解读或登记范围优化方案,欢迎联系工商登记顾问团队。